問題描述
在《如何挖出受眾真實痛點,精準打擊?》這篇文裡寫到使用 Deep Research 跟傳統的爬文研究方法來找出受眾痛點。
但這兩者都各自有問題:使用 AI 的產出太淺,都是初階的教科書問題痛點;使用人工的方法很深,但是非常花時間。
所以這是我們現在要解決的問題:
怎樣讓 AI 快速進行痛點研究,給出真實深層的受眾痛點?
問題解構
受眾痛點的觀察管道有幾種:
看其他創作者的熱門內容:熱門內容/形式代表市場接受,照著選題都會有一定的表現。這個邏輯基本上就是選題 ETF。
看社群討論聲音:臉書、dcard、mobile01、ptt…等都是重要的 UGC 自然內容討論區。但臉書非常會阻擋爬蟲軟體,基本上 AI 爬蟲引擎進不去。
所以下手的方法有兩個渠道:讓 AI 觀察創作者表現好的內容有哪些,讓 AI 看社團討論區。
前者「看創作者」的方法這邊不討論,因為其實人工觀察很快,只是一個簡單的複製貼上而已,半小時內可以搞定,這個我覺得沒有自動化的必要。
後者「看社群 UGC」則可以用 AI 爬取。
工具
Perplexity:目前在「爬取網路資料」這方面,做得最好的我覺得還是 Perplexity,畢竟是整個產品都是以搜尋為主軸,立志要把 Google 幹掉的公司。
以「土耳其旅遊」為例,可以做到約六七成的深度內容
爬蟲(針對臉書):最有效,但要花時間開發,成本高,失敗率高,這篇文先不提。
「Perplexity +提詞設計」深度爬取受眾痛點
我使用的是 Perplexity 的 Deep research 模式。
方法很簡單,只是針對提詞進行深度設計。
先看產出:
可以看出來這個方法獲得的痛點不再是那些「土耳其什麼時候去比較好?」、「土耳其安全嗎?」這樣的淺層問題,而是比較全面的深度痛點了。
提詞在這邊:
我是一個 <專業領域人員>,我要對 <主題> 的受眾進行市場調查研究。
請你幫我搜尋:那些 <主題> 的受眾們,都在網路上提出什麼「問題」、「提問」與「求助」,並且整理成一個完整的「問題集」。
請針對不同面向各自搜尋:「 <主題面向> 」,尋找在不同面向下的痛點。
請節錄網路使用者的「問題」、「提問」與「求助」完整段落。
只節錄,不要自己重新改寫。
## 注意
1. **請特別注意,搜尋範圍必須僅限於:「<網域1>」、「<網域2>」、「<網域3>」等網域**
只搜尋 2024~2025 年的使用者生成資料。旅遊資訊的即時性非常重要,請特別注意資料的年份,一定要在這個區間內。
2.你只要收集問題,不要回答問題。不要引用任何分享經驗的段落
3. 不要重複摘錄同一個來源。記住:現在你的目標是廣泛搜索痛點問題,不要限縮在單一個來源,你經手的每個來源都要提取出其中的問題。
4. 請列舉 20 個不重複的問題。請你將網友的問題以「問句」重寫作為項目標題,並且完整摘錄網友的問題段落(至少要 200 字)
5. 我們都是專業人員了。不要給我那些初階模糊的問題分類。我要實際、具體、真實的痛點。
使用這個提詞,你必須要自行填入一些細節:
<專業領域人員>:例如旅行社小編、創業家、泡麵行銷企劃...等
<主題>:你想要研究的主題範疇,例如「土耳其旅遊」。
<主題面向> :主題面向:在一個大主題下,可以被切成哪些維度,例如在旅遊領域就是「交通、住宿、景點、購物、飲食、金錢、證件、簽證、行程」。(提供這個細節會讓 AI 找到更深一層的資料。)
注意事項
這個提詞目前沒有辦法看出「痛點熱度」,可能會有非顯著的痛點在裡面。因此產出還只能是參考用,必須有人工判斷。
建議使用 Perplexity 的「Deep Research」功能,會有很好的結果。GPT 的 Deep Research 我測試下表現沒有 Perplexity 好。
如果你想要調整提詞,別直接用 Deep Research 功能迭代。(每次都要跑很久,GPT 的還扣打有限)
可以先使用 reasoning 模式多次快速迭代,取得有效的提詞之後再轉換到 Deep Research 功能。
你可以檢視 reasoning 模式 AI 的推論過程,看看 AI 是否有充分理解自己的提詞,從中去修改。這個很好用。
大概這樣。
這是我目前覺得 AI 工具可以做到的資料搜集極限(我的能力極限XD)
如果要更高解析度的資料,那就必須要用爬蟲了,但那是另一個全新世界,之後再來寫。